再贴现政策是什么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使用的一种金融政策工具,旨在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进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具体来说:
1. 再贴现定义 :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以获得短期资金的行为。
2. 政策目的 :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社会资金供求,调节货币供应量。
3. 政策分类 :
长期再贴现政策:包括抑制政策和扶持政策。抑制政策通过设置较高的再贴现率来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扶持政策则通过设置较低的再贴现率来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
短期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4. 政策作用 :
融资功能:金融机构通过再贴现融通资金。
货币政策告示功能:再贴现率调整可影响公众心理预期,改变商业银行信用量,影响市场利率。
宏观间接调控功能:通过控制再贴现总量和调节再贴现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激励功能:鼓励企业经营活动的票据化。
加速资金周转,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功能:通过贴现与再贴现的结合,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再贴现政策是现代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再贴现政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
再贴现政策在货币政策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如何理解再贴现政策的告示功能?